重新开始写博客

重新开始写博客

于是我们调转船头,逆时代潮流而行,不停歇地驶向过去。

算一算,毕业已经整整五年了,五年时间里,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,但又不知道如何把这些变化细细道来。静下来想想,可能跟我没有记录的习惯有关。“没有记录等于没有发生”,这句话可能是对的,在没有点滴记录的生活里,我的生活仿佛只有起床、上班、吃饭、下班、玩手机、刷剧、睡觉……

没有记录,总感觉生活少了些什么,日复一日,略显乏味。所以,我决定开始记录生活。

4 年前也曾兴致勃勃地想要记录生活,但缺乏了持之以恒的热情,以及满意的博客主题。一直要求自己写长博文是件痛苦的事情,短博客又显得零碎。这次的博客,平衡了长短文的问题,“闲聊”可以让我一天到晚碎碎念,“观影”“玩物”这些模块,可以让我方便地安利“买买买”和“刷刷刷”的快乐。

By the way:

记录生活,为什么不是公众号、抖音、朋友圈、微博?

首先,互联网的普及让创作和表达这件事要比以往方便得多,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。但是眼下移动互联网端的生态很明显已经非常差了,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,平台与平台间的竞争与排他性更为明显,对于自由的尺度也受到平台的影响。

“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属于自己而非平台”,数据的所有权亦是我关心的点,平台关了,账号封了,数据导都导不出来,很难想象连修改文章内容的数字和次数亦受限制,谁会去使用这样的平台去记录生活。

且不论创作条件便利与否,某些平台的环境也算不上“清净”,算法不讲善恶,只讲流量,劣币驱逐良币,博人眼球的引流手段层出不穷,牛鬼蛇神太多了……

博客这一诞生于互联网古早的“生物”,对创作者和记录者来说,或许,依旧是一片桃园净土。排版的自由、删改的自由、检索的自由、超链接的自由、表达的自由、技术的自由……互联网的基本自由在某些平台被充分阉割,「于是我们调转船头,逆时代潮流而行,不停歇地驶向过去」。

我是如何搭建的?

「阻挡我们的不是墙,而是好奇心」,如果掌握一丢丢互联网冲浪技巧的话,就会发现“如何建一个博客”,在技术层面已经不是一件难事。

搭建博客的方案可太多了:

一、云服务器+域名,腾讯云、阿里云的云服务器或轻量应用在首次购买时足够便宜,某些vps 亦可考量,好处在于除了博客,还可以自由搭建各类服务,如果是小白,基于 docker 的容器,稍微查查就可以手到擒来部署一些好玩的应用。国内的服务器+域名部署还需要备案,好在现在备案流程已经非常简单,三至五个工作日即可完成。

二、GitHub+pages,许多网站已经提供了 pages 的服务,且于个人博客而言,几乎可以免费。本博客网站亦是此方案,代码放在了 GitHub 上,通过 GitHub 的自动化部署,前端在 Cloudflare Pages,当然也可以选择 GitHub pages、Vercel 、 Netlift……

三、选择第三方托管,安心写内容即可,诸如xLogGridea……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再说回搭建博客,可选的技术路线也很多,比较成熟的方案,如 wordpresstypechoHalo……一般需要一个服务器,此类现成的教程一搜一大把。如果选择静态网页,hexohugo是较主流的方案,Asrto亦是不错的选择。用 Next.js、React 等手搓一个也不是不可以。

我的博客,使用了 Hugo 的框架,代码上传到 GitHub,并自动化部署到 Cloudflare pages,博客的主题使用了惊蛰,该主题由空白生活大佬折腾。作为技术小白,我在此基础上做了些许调整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,ChatGPT 对此亦有贡献。从头开始搓一个主题不太现实,林木木大佬的主题也很好看,其他主题可以看 hugo 的官网。

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
以上,晚安!😴